全国人才研究智库联盟大会成功举办

2024-12-26 15:44

 

图片1.jpg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领域研究,全国人才研究智库联盟大会于12月20日在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成功举办。本次联盟大会以“人才驱动创新,合作引领发展”为主题,邀请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海南等地人才研究机构共20余位嘉宾出席并参加研讨交流。大会由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周文霞主持。

图片2.jpg

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贺泳江在致辞中向长期关心、支持北京人才事业发展的专家学者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全国人才研究智库联盟大会的成立是助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研究形成合力,在推动产学研融合、深化人才交流、服务区域协同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他倡议,联盟应充分发挥平台桥梁作用,对标国际一流智库,通过构建优势互补、协作有力的智库生态,共同推动人才研究机构高质量发展,更加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图片3.jpg

在研究成果交流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人才领域重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于海波以“破‘四唯’背景下‘四维’人才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为主题,深刻分析现阶段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核心的“四维”人才评价体系,采用多主体、多策略、周期性的评价方法,建立“试点—总结—推广”的螺旋式循环机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苗仁涛以“何类员工是人才?AMO理论视角下企业人才认定的前因组态研究”为主题,梳理了人才管理、人才认定的理论脉络,构建包含机会、能力、动机三大因素的AMO人才认定理论模型,深刻探讨协同联动对人才认定的影响机制。

劳动经济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艳珍以“技能人才的开发”为主题,从政策环境、市场需求、人才开发路径以及思考建议四个方面阐述技能人才对助力新质生产力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强调工学一体化、学徒制教育、技能人才互认体系等的重要性,持续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

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无锡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徐军海以“地方‘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与人才政策设计”为主题,指出人才领域难点问题的解题思路,强调产业科创人才对于区域人才领先的重要性,并从人才矩阵结构、工程项目、配置机制等方面进一步详解人才引育留用路径。

北森人才管理事业部资深产品专家刘乔以“AI驱动人才管理实践革新”为主题,阐述AI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拓展与应用,客观评价AI在人才评估方面的优势,助力企业人才测评。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松博围绕“以全球能力中心为平台,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主题,介绍了全球能力中心概念、理论及成立背景,并列举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全球能力中心的现状、优势和挑战。他建议,中国需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提升全球能力中心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核心环节,增强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图片4.jpg

在智库建设分享环节,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党支部书记、综合服务部部长张帆,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主任赵明仁,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教授陈丽君,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海南省政协经济专委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李世杰,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振,贵州财经大学贵州人才发展研究所所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见敏等嘉宾,就各自人才研究智库建设过程、组织架构、研究成果等展开详细介绍,充分研讨了人才研究智库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及难点问题,立足各研究机构的差异化特色和多元化资源,通过互学互鉴、互促互进,构建跨领域、跨链条、跨区域协同合作的深度对话平台。

大会还讨论了《全国人才研究智库联盟章程》以及第一届联盟大会主席团、专家委员会及秘书处建议人选名单。

图片5.jpg

全国人才研究智库联盟大会的成功举办,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强化了全国人才研究智库间的紧密联系,推动了深度交流与合作。通过整合人才领域的智慧资源,大会为共同研究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关键问题搭建了有效机制,为推进全国人才研究智库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动力。